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,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释放重磅改革信号:随着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,人工智能、商业航天、低空经济等领域迎来突破性进展,资本市场将作为核心枢纽全面打通科技、产业与资本的良性循环通道。而就在当日下午,证监会正式发布《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》,以“上午官宣下午落地”的效率,将深化科创板改革的“1+6”政策组合拳推向实操阶段。
吴清主席宣布的“1+6”政策措施,在证监会发布的《科创板意见》中得到系统性细化,形成从制度设计到实施路径的完整闭环。“1”项分层机制:科创成长层的精准定位
分层标准:增设“科创成长层”,重点服务技术有较大突破、商业前景广阔但尚未盈利的科技企业。根据新规,未盈利企业将全部纳入该层,其中新注册企业需满足“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超5000万元”或“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收超1亿元”方可调出,存量企业则按现行标准执行。
风险标识:科创成长层企业股票简称后统一添加“U”(Unprofitable)标识,新注册企业需定期披露未盈利原因并强化风险提示,个人投资者参与新注册企业投资需签署专项风险揭示书。“6”项改革措施:制度包容性的多维突破
1、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试点
针对适用第五套上市标准的企业,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,其入股情况将作为审核注册参考(非硬性条件)。上交所将建立认定标准,严打利益输送,借助专业机构的科创属性判断能力提升资源配置精准度。
2、IPO预先审阅机制
允许关键技术攻关企业在正式申报前申请预审阅,期间信息不公开,完成后正式申报可加快审核流程,且预审阅问询回复需随正式申报文件披露,保障信息透明度。
3、第五套标准扩容
在生物医药领域基础上,将人工智能、商业航天、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纳入第五套上市标准适用范围,匹配其“高研发投入、长盈利周期”的发展特征。
4、在审企业增资支持
允许在审未盈利企业向老股东增资扩股,资金需专款用于持续研发,同步建立股东利益平衡机制。
5、上市公司服务优化
完善再融资制度,优化战略投资者认定标准,支持上市公司吸收合并上市不满3年的科创板企业,聚焦主业做优做强。
6、投融资功能协同
丰富科创板ETF及风险管理工具,将ETF纳入基金投顾配置,研究推出更多期权品种,为中长期资金提供风险对冲手段。
监管层以“上市是起点不是终点”的理念,推出三大支撑体系,与科创板新政形成协同效应:
股债联动升级
大力发展科创债并推出ETF,首批2只数据中心REITs获批注册,支持知识产权、数据资产证券化融资,拓宽科创企业融资渠道。
长期资本培育
推动社保、保险、产业资本参与私募股权投资,畅通基金份额转让及多元化退出渠道,强化资本“投早投长”属性。
上市公司强基
推落地股份对价分期支付、重组简易审核等机制,提升企业并购重组效率,夯实核心竞争力。
外资参与通道持续拓宽:计划将QFII可交易期货期权品种扩至100个,加速研究人民币外汇期货,推出液化天然气期货期权,以更高水平开放吸引国际资本参与中国科创浪潮。
从制度创新到生态构建,科创板正以“硬科技”为支点,撬动创新资本与产业变革的深度融合。对于未盈利科创企业而言,政策闸门的打开不仅是融资机遇,更是以资本之力加速技术突破的战略窗口——而唯有提前读懂规则、布局资源的先行者,才能在这场科技与资本的共振中赢得未来。
“先进制造领先融资特训营”正以三大核心模块为企业搭建资本进阶通道: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高管亲授新政实操路径,投资人1对3定制化打磨估值模型,更能直通国家大基金及交易所专家资源网络。
7月特训营即将启幕,公众号回复【特训营】,即可预约报名。在资本与科技的黄金窗口期,抢先一步布局未来,让硬科技实力与资本运作能力实现双向奔赴。
股票配资平台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