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级英雄的票房神话背后,是一条跌宕起伏的征途。
从2008年《钢铁侠》横空出世,漫威电影宇宙(MCU)以5个阶段的宏大叙事重构了全球电影产业格局。
截至2025年第五阶段收官,这一系列总票房突破320亿美元,是影史最赚钱的IP。
甚至超越了《星球大战》和《007》系列。
然而这场票房神话跌宕起伏,从初代英雄草创到多元宇宙困局,票房数字背后暗藏了观众审美的剧烈转向。
01 第一阶段:英雄集结(2008-2012)
总票房:38.06亿美元 · 6部电影
单片平均票房6.34亿
2008年,背负破产阴影的漫威押注自制电影,以《钢铁侠》豪赌开局。
这部成本1.86亿美元的作品首周末即斩获1.02亿美元北美票房,全球狂揽5.85亿美元,成为年度票房黑马。
紧随其后上映的《无敌浩克》当年还是环球的版权。
全球2.65亿美元算是开局不利,至今仍是MCU票房最低的几部电影之一。
此后三年,漫威以每年1-2部的节奏稳步推进。
《钢铁侠2》(2010)凭前作热度收获6.21亿美元。
但是剧情松散遭遇口碑争议。
2011年平行推出《雷神》《美国队长》分别拿下4.49亿和3.71亿美元。
虽没有爆红,但成功构建了角色认知。
真正改写历史的节点在2012年。
《复仇者联盟》以15.15亿美元登顶当年全球票房冠军。
更在当年成为影史第三卖座电影,仅次于《阿凡达》《泰坦尼克号》。
六部电影层层递进、最终汇聚的联动模式,奠定MCU黄金法则。
这一阶段的单片收益悬殊,最高最低相差5.7倍。
不过《复联》验证了宇宙化叙事的商业核爆力。
02 第二阶段:宇宙扩张与类型实验(2013-2015)
总票房:52.58亿美元 · 6部电影
单片平均票房8.76亿
借《复联》余威,第二阶段开启年就两部齐出,进入加速模式。
2013年《钢铁侠3》首周就拿到1.28亿美元,总票房冲至12.14亿,是MCU第二部破10亿的作品。
但同年《雷神2:黑暗世界》口碑崩塌,收入6.44亿美元,预示单一套路存在的风险。
2014年迎来转型关键节点。
《美队2》以政治惊悚风格赢得口碑,7.14亿美元票房证明严肃叙事也很有潜力。
《银河护卫队》以反套路太空喜剧收入7.70亿美元,更拓展了MCU边界。
2015年《复联2:奥创纪元》虽收13.95亿美元,却因剧本混乱成为系列评分最低的集结作。
收官作《蚁人》投入不高,以轻巧劫案类型收竟然也拿到5.18亿美元,为阶段画上稳健句号。
这个阶段的六部电影,仅有2个新系列,其余都是续作电影。
很好的平衡了票房回报和新故事线拓展,稳扎稳打。
03 第三阶段:巅峰神话(2016-2019)
总票房:134.11亿美元 · 11部电影 ·
单片平均票房12.19亿
这一阶段以《美队3:内战》开局,上来就是11.51亿美元票房。
这实质上算“复联2.5”了,大量角色片中集结。
英雄分裂的悲剧感构建了系列电影的深度。
此后漫威开启年更三部的狂暴节奏。
2017年《银河护卫队2》(8.69亿)、《蜘蛛侠:英雄归来》(8.78亿)、《雷神3》(8.50亿)均稳健破8亿美元。
2018年迎来历史性爆发。
《黑豹》凭全黑阵容席卷13.34亿美元,还提名了奥斯卡最佳影片。
《复联3:无限战争》成为首部破20亿的超级英雄电影(20.48亿),震撼全球。
2019年《惊奇队长》作为《复联4》预热片,首秀即破11亿。
《复联4:终局之战》更以27.17亿登顶影史票房冠军。
虽然后来又被《阿凡达》重映反超。
这个阶段最终以《蜘蛛侠:英雄远征》的11.32亿美元华丽收官。
第三阶段11部电影中4部破10亿、2部破20亿,堪称空前绝后的商业神话。“十年布局,巅峰一役” 的叙事闭环激发了观众和粉丝的情感消费。
04 第四阶段:口碑分化(2021-2022)
总票房:57.07亿美元 · 7部电影
单片平均票房8.15亿
在口罩的重创下,第四阶段推迟到2021年启动。
《黑寡妇》同步流媒体上映,票房止步3.79亿。
《尚气》《永恒族》作为新英雄开篇,分别仅收入4.32亿和4.01亿,表现平淡。
转机出现在年末的《蜘蛛侠:英雄无归》。
凭借“三蛛同框”情怀,狂揽19.21亿美元,跻身影史前十。
2022年《奇异博士2》以多元宇宙概念吸金9.52亿。
《雷神4》幽默路线收7.60亿,但OOC其实伤害了这个角色。
《黑豹2》在主演查德维克离世后以8.59亿完成悲情谢幕。
但此阶段最大矛盾在于,观众要补课《旺达幻视》《洛基》等8部Disney+剧集才能理解部分的电影剧情,导致观影门槛飙升,路人观众流失。
这个阶段的票房高度主要依赖蜘蛛侠IP,其余作品票房都萎缩至4-8亿区间。
剧集绑定的策略更是稀释了影院价值。
05 第五阶段:多元宇宙困局(2023-2025)
总票房:36.55亿美元 · 6部电影
单片平均票房6.09亿
这一阶段的漫威陷入了彻底的挣扎。
开篇《蚁人3》仅获4.76亿,《惊奇队长2》更以1.99亿刷新MCU最低纪录。
《银河护卫队3》以8.45亿成为口碑担当,却难挽颓势。
2024年《死侍与金刚狼》凭R级反套路与“金刚狼回归”噱头斩获13.38亿,短暂回春。
2025年《美队4》《雷霆特工队》分别收4.13亿和3.82亿。
这一阶段总票房同比暴跌36%,六部电影无一破10亿。
单部平均票房甚至低于第一阶段,折射出创作力枯竭与观众疲劳。
再叠加平均2亿+的高成本,低回报率似乎已经成了常态。
随着流媒体窗口期缩短,又进一步蚕食了影院收益。
而第六阶段,被寄予厚望的《神奇4侠》虽以4.51亿成为年度MCU冠军,但仍未达到预期。
纵观漫威五阶段,MCU票房呈倒U型曲线。
从第三阶段峰值134亿,到第五阶段跌至36亿,这种滑坡背后是三重危机。
1. 多元宇宙概念庞杂,新角色缺乏深耕,老英雄情怀透支;
2. 强制绑定Disney+剧集,抬升观影门槛;
3. 疫情后流媒体窗口期缩至45天,观众更愿意等线上观影。
如今漫威已为第六阶段押了重注。
2026年《复仇者联盟:末日之战》将联动X战警,而《蜘蛛侠:崭新之日》也瞄准10亿票房目标。
但如果无法解决“为联动而联动” 的叙事陷阱,英雄神话可能难复当年之勇。
17年32部电影,320亿美元票房。
这是一个时代的传奇,但这个传奇正在离我们远去。
股票配资平台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